如何编写使用错误评估报告
1.基本信息
明确申报医疗器械的名称、型号规格、预期用途、适用人群、结构组成。
2.使用风险级别
明确申报医疗器械的使用风险级别,并详述判定理由(详见第三部分)。
3.核心要素
明确申报医疗器械的用户、使用场景、用户界面。其中,用户详述用户/用户组设置情况及其用户特征,使用场景在详述使用场所、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提供操作任务列表并注明操作任务类型,用户界面详述人机交互方式并提供用户界面图示及注释。
若有多个型号规格,详述在核心要素方面的差异,并开展差异影响评估。
4.同类医疗器械上市后使用问题分析
提供同类医疗器械上市后使用问题分析报告,可参考临床文献检索报告格式,包括检索对象、检索内容、检索结果等内容。其中,检索对象提供申报产品基本信息,检索内容明确检索文献来源范围、检索时间范围、检索词、文献选择标准、检索日期、检索人员等信息,检索结果列明纳入分析的文献列表及全文并概述文献分析结论。
需要说明的是,检索文献来源范围覆盖全球主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、召回数据库和国内外文献库,需考虑不良事件和召回分级的国家差异;检索时间范围根据同类医疗器械上市时间和产品特性予以考虑,一般为近五年;个案情况可予以排除,但需提供详实的数据分析。
5.使用风险管理
提供申报医疗器械的风险管理文档并明确使用风险管理相应内容,或者提供使用风险管理文档。
使用风险管理需结合同类医疗器械上市后使用问题的分析,涵盖申报医疗器械全部已知使用错误的风险分析及其风险控制措施,确保综合剩余使用风险均可接受。
6.结论
简述申报医疗器械使用错误评估结果,说明综合剩余使用风险是否均已降至可接受水平,判定用户界面安全有效性是否满足要求。
若使用现成用户界面,在核心要素、同类医疗器械上市后使用问题分析、使用风险管理中予以说明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